微信扫描

返回顶部
欢迎来到番禺区慈善会 登录 [免费注册]
已传递 0 份爱心 已捐款 0
关于我们
番禺区慈善会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设想

巩固基础务实效  稳步提升谋跨越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我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理事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巩固基础,稳步发展”的慈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慈善救助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完善内部治理,加强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慈善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加强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升自身发展的竞争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积极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透明度”建设,不断提升机构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我会现行各项规章制度经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的原则,认真落实每项具体规定,体现在严格把关各项救助条件、认真执行走访核查制度、遵循审批及资金发放流程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决定对部分制度进行具体细化和完善,加入实践中的新做法。会前,我们通过通讯形式将相关修改草案向理事会征求了意见,并获得通过。本次修订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异地务工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及《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临时生活困难和自然灾害救助实施办法》等3个救助实施办法。

二是加强慈善资金的监管。为提高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各项慈善资金落到实处,根据我会章程及财务管理制度,我们于去年年初组织到全区各镇、街开展慈善资金使用情况年度检查工作,对我会下拨的各类慈善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凭证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为体现公开透明,我们还邀请了监事会参与,主动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作用。

三是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在慈善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我会严格依照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及各项救助实施办法的规定,遵循资金管理和使用审批流程,认真组织预算执行工作,同时逐步完善捐赠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网站上公布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定期整理、归纳救助档案资料,供申请人及有关人员查询。此外,我会还积极配合市慈监委、市民政局及区审计部门对我会慈善工作的监督检查。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知识水平。不定期组织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市民政局、中山大学及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课程,如参加公益新媒体课程、社会组织财务管理课程、市慈监委委员培训班、《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座谈会、慈善创新与慈善立法专题讲座等,学习相关专题知识,拓展视野与人脉;认真执行秘书处工作例会制度,于每周一上午召开秘书处每周工作例行会议,全年累计召开例会48次,形成会议纪要48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秘书处办公室每周工作例会制度,逢周五下午举行秘书处办公室例行工作会议,总结办公室一周工作情况,相互交流工作经验。

五是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加入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及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加强与市内及区内其他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借助市慈善项目推介会平台,建立与我市其他区、县慈善会的业务联系;参加各种慈善专题会议,学习前沿经验做法,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

二、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慈善救助效能

2014年,我们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着力抓好各项救助制度的落实,从解决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的问题出发,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救助工作,认真用好捐赠者的每一分钱,切实发挥慈善救助扶贫济困的重要作用。

(一)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一是开展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对因患有重大疾病致使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我会在收到相关申请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给予救助,全年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751.62万元,救助重大疾病患者1476人次;二是开展年度助学活动。为帮助我区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我会集中开展了“慈善助学”、“金秋助学”、“幸福女孩助学”、“持证高中住宿生助学”活动,全年共发放助学金120.32万元,资助学生933名;三是开展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活动。对因患病、意外负伤等客观原因致使出现暂时性生活困难的人员,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临时性救助,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95.69万元,救济困难人员1096人;四是开展异地务工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性医疗救助,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12万元,救助异地务工人员8人;五是开展自然灾害救助活动。为帮助我区遭遇突发自然灾害的人员度过困难,我会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全年共发放救助金3万元,救助困难人员6名。

(二)加大危重病救助力度。医疗救助是我会慈善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对2013年度医疗救助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2014年医疗救助项目实际开展情况,我们确定了医疗救助“救危、救急”的工作方针,将医疗救助的重点逐步向危重病救助倾斜,同时建立危重病医疗救助探访与核查机制,将探访慰问与救助核查相结合。秘书处接到危重病患者的救助申请,并经初步审核后,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工作人员亲临申请人家庭进行探访慰问,详细了解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经核查确属危急情况的,给予救助并适当加大救助力度。对于普通疾病医疗救助,我们将逐步转为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让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惠及更多的危重病患者,真正发挥救危、救急的作用。

(三)加强慈善救助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慈善救助审批工作效率,简化审批工作流程,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我们决定重新开发一个既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又能满足机构未来发展需求的网上审批系统,将慈善救助申请、受理、审批、复核、资金发放、信息查询、数据储存及档案管理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优化审批工作流程,缩短审批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今年6月前能正式上线运行,届时将实现全区260个慈善救助受理点联网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打造慈善项目品牌

打造慈善项目品牌是突出救助重点、提高慈善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普及慈善文化、扩大慈善影响的有效载体,更是开辟募捐渠道,提高慈善资源的开发能力,壮大慈善实力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在做好日常救助工作的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慈善救助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慈善活动。

(一)创新慈善救助形式。总结血液病患者救助的工作经验,我会在2014年初策划区福利院地贫患儿家庭寄养项目及重症地贫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爱心燃料卡计划,其中区福利院地贫患儿家庭寄养项目是为区福利院监护的地贫患儿创造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条件,对符合家庭寄养条件的家庭提供爱心资助,项目启动后不久便成功与新造镇一户爱心家庭对接、落实了寄养事宜,先后寄养了一名地贫患儿和一名血友病患儿,并为他们提供了细致周到的照料与呵护,彰显了爱心与善意;爱心燃料卡计划是针对我区重度地中海贫血病患者而发起的一项专项医疗救助计划,符合条件的地贫患者到合作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1,000元/月的免费输血或排铁治疗,项目实施后累计救助重型地贫患者36人次,支出1.23万元;为推行常态化救助工作模式,去年我们逐步将春节慰问、儿童节慰问、中秋节慰问等工作与日常救助工作结合起来,以日常探访慰问的形式替代节日期间集中慰问的形式,全年累计探访慰问困难对象1542人次。

(二)创新公益活动形式。2014年5月,我们发起关爱失独家庭项目,针对该类人群在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我们决定委托专业的社工机构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差异化、多元化公益服务。项目开展近半年,共为我区80多名失独家庭人员建立了爱心档案,上门探访170人次,电话慰问57人次,组织参与社会活动27人次,组织参与体检52人、参与重阳敬老茶话会38人;去年暑假期间,我们在沙湾镇历奇山庄举办了一场为期5天4晚的公益活动,活动以夏令营的组织形式为近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一次户外历练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积极思考,学会分享与感恩,传递善行的正能量;在刚刚过去的11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番禺区2014年慈善健康行活动,吸引了由3000多名爱心企业、义工志愿者、各社会团体及热心市民组成的25个步行方阵热情参与,共同为番禺区慈善会异地务工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项目筹募善款,向我区历届杰出外来工、“金雁之星”致敬,向不幸患有重大疾病的异地务工人员表达关爱。关爱失独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慈善健康行活动等,这些项目的举办都是我们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的成功实践。我们希望每一次创新都能激发不同受众参与公益的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

(三)创新资金增值方式。为获取慈善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转变观念,制定了《2014年度慈善资金本金增值方案》,对慈善资金本金的增值方式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定期、活期存款生息增值方式转变为以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定期、活期存款生息为辅的增值方式。经调整后,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会利息收入和理财收益合计404.73万元,在慈善资金本金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比2012年全年资金增值收益增长200.05%,比2013年增长43.85%,大大提高了慈善资金的增值效益。

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增强慈善募捐能力

随着慈善事业市场化的趋势,如何在公平竞争中收获更多的捐款成为慈善组织必须面对的命题。面对新形式、新情况,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用新的工作机制、新的运作手段提高募捐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慈善资金,增强组织的实力。

一是参与“苗雨圆梦”义卖筹款活动和“番禺娃娃妙会”筹款活动。去年,我会分别参与了由区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举办的“苗雨圆梦”义卖筹款活动及由区星海青少年宫举办的第二届“番禺娃娃妙会”义卖筹款活动,成立了苗雨烧伤救治专项基金,对该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两项活动累计筹得善款53.94万元,累计支出23.28万元。

二是开展第三届“梦想起飞”爱心助学活动。去年6月,我会与团区委、区义工联联合发起第三届“梦想起飞”爱心助学活动,为2014年应届番禺籍贫困高考生筹集大学学费,共筹得助学款28.48万元,资助贫困高考生21名。

三是开展“全城益动一元捐”公益活动。为积极响应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办公室关于在全省各地组织发动开展“一元捐赠,一份爱心”活动的倡议,我会于广东扶贫济困日期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城益动一元捐社区微公益活动,倡导人人公益,全民参与的慈善理念,最大程度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共筹得款项13.87万元。

四是开展番禺区慈善会慈善月捐计划。慈善月捐计划是我会在市内首推的一项定期小额捐赠项目,是我会推行常态化捐赠理念的项目之一。市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捐赠项目,确定捐赠金额和捐赠年限。该计划于去年5月立项,7月正式实施。截至2014年12月31日,参与慈善月捐的人数共计153人次,累计捐赠善款1.06万元。

五是申请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为发挥我会作为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沟通和业务交流,我会于去年5月向区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申请2014年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并获批10万元。

六是开展2014年慈善健康行活动。2013年健康行开创了新的募捐方式,2014年我们结合关爱异地务工人员的主题,继续推行此项募捐活动,吸引了3000多名市民参加,共筹得善款35.25万元。

五、深入细致宣传,营造良好公益慈善氛围

良好的公益慈善氛围是公益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为此,我们着力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公益慈善精神,推动“人人了解慈善、人人参与慈善、人人支持慈善”良好风气的形成,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帮困活动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氛围。

一是加快网络宣传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我会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功能,丰富信息内容,充分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渠道的宣传优势,打造慈善工作网络宣传阵地,提升我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是设置传播专员。为适应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专门聘请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机构的传播工作,发展、维护、管理我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工具,通过互联网及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渠道,推广我会及品牌项目,积极传播并支持我会线下活动和项目进展,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推介会期间的宣传工作。第二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期间,我们总结了第一届的成功经验,继续采用立体展示的方式对我会品牌慈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会形象及工作成果在现场呈现,吸引了较多社会公众和参展单位的目光,有效创造了与他们互动交流的机会,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贴近群众宣传。在走访调研和开展活动期间,我们主动与困难群众和社会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向他们讲述机构的使命,介绍公益慈善项目,讲解救助申请流程,不断推进宣传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广泛、细致、深入的宣传,传播我会的宗旨理念,普及慈善意识,提高社会群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扩大公益慈善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五是多渠道与多层次相结合。在宣传环境上,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张、报刊、广播电台、网络、微信及微博等宣传渠道,努力营造良好宣传环境;在宣传载体上,充分利用区内“一报两台”、区政务微博@广州番禺发布,以及区内公交车移动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过去的一年,我会获评广州市十大慈善组织、广州市番禺区枢纽型社会组织,我会陈昌副会长当选广州市十大慈善人物,成绩喜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会慈善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慈善工作队伍能力建设距离现代慈善组织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慈善救助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慈善工作协调机制、慈善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反思、逐步解决。

 

2015年工作设想

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慈善工作,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突出扶贫济困,鼓励、支持和引导慈善组织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在扶贫济困、为困难群众救急解难等领域广泛开展慈善帮扶,与政府的社会救助形成合力,有效发挥重要补充作用”。2015年,我们将朝着“募捐社会化、项目专业化、财务透明化、宣传立体化”的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进一步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度,确保机构内部治理各环节规范有效运作,提升机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及社会公信力;全面推进制度化建设,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内部监督机制,落实救助管理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健全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及使用制度,提高机构透明度与内部规范化运作水平;强化内部控制,积极发挥监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加强对机构财务管理及项目运作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慈善资金和慈善项目按照章程有序运作。

二、创新慈善募捐机制,提升资金筹募水平

充分利用募捐政策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多层面地开展募捐活动,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慈善月捐计划”长效劝募机制,深入推广“慈善月捐”活动,不断扩大募捐范围,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支持慈善事业,参与慈善募捐;精心打造慈善品牌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慈善项目的运作水平,对慈善项目的立项、实施、评估、审计、公示等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让受助者获得最大的救助效益,充分发挥慈善资金的社会效能;不断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建立慈善事业发展与企业慈善文化、个人价值观念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品牌慈善项目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成为慈善捐款的主体,壮大慈善资金实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三、推进工作团队建设,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通过组织考察学习、参加慈善论坛、学术讲座、专题会议等活动,从理论上、思想上、视野上、经验上全面提升工作团队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与水平;二是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营造积极、公平的工作氛围,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增强团队成员相互间的信任,提高团队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三是引入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整体上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四、构筑立体慈善网络,提升慈善工作水平

继续推进镇、街慈善组织建设,推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慈善组织网络的形成,加大社会慈善资源的整合力度,着力搭建“大慈善”网络,增强慈善救助工作的社会实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助区慈联会的平台,加强区内公益组织间经验与资源的互通和交流,加强彼此之间人员与工作的联系和合作,特别是与区慈联会及各镇、街慈善会的合作,共同形成强大的慈善合力,为行善者搭建便捷的行善平台,为困难群众提供更畅通的救助渠道;探索建立以我会为核心,以社区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的慈善义工队伍,同时确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与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慈善工作行列,从而构筑立体的慈善工作网络。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切实加大慈善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利用现有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各自的宣传优势,大力倡导“人人慈善”的慈善意识,推广“行善为乐”的慈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慈善氛围;迎合社会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推广优秀品牌慈善项目,推动慈善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让市民群众真切感受慈善,亲身参与慈善;大力推进我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加快信息更新速度,丰富慈善资讯内容,搭建全方位慈善传播平台,逐渐拉近公益慈善与市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开展慈善救助、慈善活动及慈善宣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的对象及社会群体推广向善的价值观念,传播慈善理念,传递慈善正能量,让他们认识慈善,了解慈善。

播撒慈爱种子,丰富城市内涵,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慈善事业日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随着慈善事业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慈善事业发展的春天到了。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继续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深入扎实开展各项慈善工作,共同推动番禺这座文明之城繁荣发展。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环城西路77号 电话:020-34608222 传真:020-34607240
Copyright(C) 2015-2020 版权所有 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 粤ICP备15090348号 技术支持:睿驰科技 管理入口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