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返回顶部
欢迎来到番禺区慈善会 登录 [免费注册]
已传递 0 份爱心 已捐款 0
资讯中心
同心传善 | 走过苦难 谢婆婆24年边省边捐 ​


有一位番禺老友记,年少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早早辍学打工,只因“看到谁遇到难处都想帮”的纯朴愿望,24年来却坚持边省边捐,身体力行教育下一代多行善事。她,就是79岁的“草根”捐赠人——谢婆婆。


“草根”恒善 边省边捐

“谢婆婆来捐钱了。”
“她丈夫不是刚因为跌倒花了三万多的住院费吗?她的退休金够花吗?”
“她说多有多捐,少有少捐。”
对于谢婆婆这位老熟人,区慈善会工作人员无不竖起大拇指,只因做一次善事不难,难就难在,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自1997年以来,24年持续不断地省自己,帮他人。
p 图.jpg
扶贫助学结对证书

谢婆婆是土生土长市桥人,今年79岁,幼师退休后,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说多不多,说少也足够应付生活。但谢婆婆却生活得相当节省,扣除了高血压、心脏病等慢病必须的支出外,舍不得买新衣服,吃大餐,吃穿用度非常“抠门”,只因她要省出钱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谢婆婆常从自己订阅的《番禺日报》上看到关于慈善捐助的报道,“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我就想去捐赠。”谢婆婆这样对区慈善会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捐赠,谢婆婆与番禺区慈善会很早结了缘,区慈善会搬到哪儿,她就跟着捐到哪儿。“从区政府东楼转到西楼,再到环城西路,始终都能等到她。”区慈善会工作人员说。

走过苦难 反哺社会


“谢阿姨,很感谢您的帮助,您知道吗?您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在精神上您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对您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说却很重要,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您。”百色某中学一位受助高中生在书信里这样写道。
长年坚持资助,谢婆婆攒下来的捐赠证书,与受助学生之间的往来书信摞起来有厚厚一沓,除了通过团区委扶贫助学结对帮扶番禺镇街的孩子,还资助广西百色的贫困学生。谈起这些困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她脸上会闪现“骄傲”的神情。
但谢婆婆的捐赠也被“拒绝”过,“有一个学生考上了人民大学,我给他捐了500元,想要以后继续捐赠伙食费,但他写信说不用了,他会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他的‘拒绝’让我觉得好开心,这个孩子长大了。”谢婆婆说。
6.jpg
与受助学生之间的往来书信

为什么要坚持做慈善?谢婆婆说,小时候家里很穷,要在垃圾堆里捡垃圾维持生活。好心的邻居常常煲汤、送饭菜给她吃,可谓吃百家饭长大。“我成长的路上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吃过‘百家饭’,希望将来也能尽绵薄之力帮别人。”而之后遭受到一个孙儿心脏病手术失败的打击,更是促使她从此走上捐赠之路。“人生无常,能帮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谢婆婆说。

传承慈善 没有终点


谢婆婆有四个孙子,他们或考上了知名大学或找到了理想工作,但对于谢婆婆而言,孩子们向善之心的养成才是她最在意的。谢婆婆主张从小培育孩子的慈善意识,多次捐赠她或带着孙子一起,或以家人的名义捐赠。

7.jpg
传递爱心,传承慈善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不再订报,也不懂刷手机的谢婆婆少了许多捐赠的资讯。但每年6月30日广东省扶贫济困日,她仍然会主动来番禺区慈善会捐赠,贫困群体,是她最想去伸手拉一把的对象。
除了借助慈善组织的渠道捐赠,谢婆婆有时候也会直接将钱送到受助对象手里,见到邻居有困难就会伸手相帮,“只要知道有人需要帮助,我就会帮。”
24年,捐赠成为了谢婆婆,甚至她家人的一种习惯。慈善成为了谢婆婆的家风家规。

番禺区慈善会创会以来,像谢婆婆一样的恒善乐捐者并不少见。为深度挖掘番禺慈善传统文化,在区民政局、区慈善会、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通过番禺区2020-2021年度公益慈善创投项目大赛资助,开展“同心传善计划——慈善番禺 有你有我”项目,甄选、收集番禺慈善故事,挖掘“番禺好人好事”,为营造“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番禺慈善氛围贡献社会力量。
来源:广州社促会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环城西路77号 电话:020-34608222 传真:020-34607240
Copyright(C) 2015-2020 版权所有 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 粤ICP备15090348号 技术支持:睿驰科技 管理入口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534号